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评析:汲取胜利启示 铭记和平教益
http://www.anhuigwy.org       2020-08-25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2021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备考需要提前准备,本站“申论范文”栏目将陆续更新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供大家借鉴学习。

 

  汲取胜利启示 铭记和平教益


  评析:对称式标题,“汲取”与“铭记”、“胜利”与“和平”、“启示”与“教益”相对应,抓人眼球,突出文章主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和亿万人的浴血牺牲,最终取得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温历史,汲取胜利的启示,铭记和平的教益,才能汇聚开辟美好未来的力量。

 

  启示之一,不忘历史才能守护历史,不忘历史才能守护和平。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忘记历史、曲解历史、虚无历史,这是任何一个志在强盛的国家都需要警惕的事情。牢记历史才有正确认知,以史为鉴才能和平永驻。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警示,增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高高举起抗战英烈递过来的精神火炬,传承家国天下、命运一体的爱国情感,我们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复兴使命。

 

  评析:首段由历史背景进行导入,简要描述日本投降事实以及中国人民抗战艰辛,引出总论点“重温历史,汲取胜利的启示,铭记和平的教益,才能汇聚开辟美好未来的力量。”行文简洁流畅,史实描述准确。


  评析:分论点一“启示之一,不忘历史才能守护历史,不忘历史才能守护和平。”这一分论点强调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先指出需要警惕的错误态度,再指出牢记历史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进行具体阐释,语言运用生动,论证逻辑通顺。


  启示之二,人民是历史的真正英雄,人民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无论是松花江边义勇军的浴血奋战,还是青纱帐里游击队的英勇突击,抑或是边陲丛林里将士们的拼死抵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体现出对国家存亡和民族大义的担当。全民族抗战,一扫“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的阴霾,不仅使中国自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而且还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上,每个中华儿女投身其中,亿万人民共同奋斗,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评析:分论点二“启示之二,人民是历史的真正英雄,人民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这一分论点强调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运用经典名句导入对于历史的回溯,以史实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最后回归现实,紧贴当前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升华。本段行文内容丰富,论证逻辑结构完整,论证语言生动有力,值得考生们摘抄借鉴。


  启示之三,世界美好未来寄托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面临过家国破碎的痛苦,中国人民最懂得反对恃强凌弱,最愿意坚持捍卫和平、维护正义。从鼓励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到提出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今天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表率。70多年前,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同心协力,不同信仰的民族可以患难与共,不同文化的人民可以携手并肩,共同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今,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世界各国更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中找寻道路,在命运与共、唇齿相依中争取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各国相向而行,既平等相待又合作共赢,将为世界和平进程注入磅礴动能。

 

  评析“启示之三,世界美好未来寄托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分论点强调由历史启示未来发展的问题,先简要阐述历史锻造的中国人民的性格,后文以中国现实的做法作为承接,点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事实,有力地佐证了前文所述,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论证简洁有力,层次丰富,逻辑严密。


  历史从未远去,抗战精神依然在激励人们投身新奋斗新征程。向前,向前,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坚定必胜的信念,激荡起更昂扬的中国精神,汇聚起更磅礴的中国力量,必将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评析:尾段点出“历史”“抗战精神”等关键点,发出热血的号召,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总评析:本文立意明确,行文逻辑流畅、结构完整,首段简要导入后提出总论点,后三段均在开头明确摆出分论点,最后一段紧贴主题进行总结升华,这一行文逻辑结构是考生进行申论大作文时不容易出错的选择;另外,本文对于各分论点的论证内容都比较丰富,既有史实阐述,又有现实描述,行文语言生动形象,值得考生借鉴。但本文也存在一些小问题,如,论证方式运用较为单一等,可以在分论点中适当补充举例论证,如,在分论点一中举例“遗忘历史”的现实案例等,使得行文内容更加丰满。

 

  来源:人民网 | 作者:鲁阳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