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
2020年安徽省考申论范文评析:让读书变得有“态度”
http://www.anhuigwy.org       2020-01-10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复习正在紧张备考当中,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www.anhuigwy.org)提供一篇优质范文并解读其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考生可收藏学习,用作晨读资料。

 

  让读书变得有“态度”


  评析:一句式标题,标题即为文章的中心观点,简明扼要。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这充分反映出政府对阅读问题的高度重视。但当下,我国民众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基础设施不健全,功利化、碎片化阅读比比皆是,道德、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状况不仅阻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也影响文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必须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评析:开篇引用高尔基的名言,指出书籍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接着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政府对阅读的重视,然后转折至当今社会民众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其危害性,最后总结引出论点,应推动全民阅读,回扣文章标题。名言引入/意义+政府报告/举措+问题+危害+论点,开篇虽然只有百余字,但是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借鉴。


  避免“作业式阅读”,让阅读变得有“温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郁的兴趣会让我们开展工作时事半功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难看到,中国广大的青少年对于读书兴趣乏乏,更多的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强制要求孩子进行阅读,所谓的“作业式阅读”现象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机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以成绩为导向,不断加重孩子的学业压力。这不仅会使“读书”这一本该趣味十足的事情,变成冷冰冰的“任务”,也会从本质上违背教书育人的初衷,导致孩子厌学情绪严重。因此,想要真正的推动全民阅读,就需要改变作业式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一件乐在其中且欲罢不能的事。


  评析:分论点1,用“避免……,让……”的句式做为论点,意味丰富。先指出兴趣对于工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接着说明当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作业式阅读”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在于学校家长都以成绩为导向,进而分析其危害,最后总结,指出应改变作业式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回扣分论点。意义+问题+原因+危害+对策,非常经典的逻辑分析结构。本段的不足之处在于论点中的“温度”在论证中没有提及,培养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理解为给阅读“升温”,但还是应该直接点明。


  避免“形式化阅读”,让阅读变得有“深度”。阅读的本意应该是为增加学识,陶冶个人情操,让我们能够情飞扬、志高昂。但在今天,很多人却将读书视为一种“姿势”,用于向外人宣示“我是热爱读书的。”饱受争议的明星“地铁大丢书”就是如此,该活动本是英国一位著名演员为推广全民阅读而发起的一个创新性活动,但是漂洋过海引到国内时,却多多少少染上了“作秀”嫌疑,这种大张旗鼓的“炒作”行为,恰恰从深层次暴露出这个时代的读书焦虑。当读书不再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不再能够从书中寻找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反而是沦落为一种附庸风雅的“炫耀式消费”,那么全民阅读就只会变为水中花、镜中月。


  评析:分论点2,与分论点1句式相同。先诠释阅读的本意,接着转折提出当今社会部分人将阅读视为“姿势”的现象,然后以明星“地铁大丢书”活动为例,分析指出国内流传的活动“作秀”多过“阅读”,已经脱离了阅读的本意,最后指出,当阅读不再源于乐趣而为附庸风雅,则全民阅读只能沦为妄想。诠释+现象+例证+分析,分析与例证结合,论证是可行的,本段的问题和分论点1一样,“地跌大丢书”的“作秀”确实是流于表面,欠缺“深度”,但是本段在论证中还是没有直接点明“深度”二字。


  避免“功利化阅读”,让阅读变得有“广度”。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过于极端地去追寻某个目标时,其实就已经违背了目标本身。阅读也是如此,惬意的阅读,不是为了一定要从读书中获取什么东西,而是享受读书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加大,加上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不断普及,导致现在很多人在读书时都变得较为功利化。文学著作被束之高阁,工具类、娱乐类书籍广受欢迎,这种功利性明显的读书,虽然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放松,但是却会瓦解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让我们的知识点变得浅显、琐碎,长此以往甚至会助长社会的浮躁风气。因此,当下我们亟需倡导具有”广度“的阅读,好读书,且多读好书,摒弃功利化,在收获中寻找乐趣。


  评析:分论点3,与前两个分论点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先引用哲学家的讲话,点明阅读的目的在于享受读书的过程,而不在于极端追寻某个目标,接着指出当今社会存在的“功利化”读书现象,进而指出其危害性,最后总结,强调应有“广度”阅读,多读好书,回扣分论点。意义+问题+危害+论点,本段论证方式上可行,但是在论证内容上却矛盾重重:1、一方面说阅读“不是为了一定要从读书中获取什么东西”,另一方却又对工具类、娱乐类书籍进行贬低,说此类书会瓦解“深度思考能力”,那么“深度思考能力”是不是阅读“一定要获取的东西”;2、一方面说明阅读应注重“享受读书过程”,另一方面在承认娱乐类书籍给人们“获得放松”的时候却又加以抵制;3、“多读书”属于“广度”的范围,而“读好书”却是属于“深度”的范围,本段论述时“深度”和“广度”混杂在一起,逻辑混乱。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籍就像一位“文明使者”,从远方而来,带我们了解过去,指引我们面向未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打开思想的大门,真诚地迎接这位使者,从书籍阅读中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钥匙。(共1175字评析:结尾总结,再次指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发出号召,人们应该利用书籍阅读实现中国梦。


  总评析:本文以阅读为话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文章行文框架采用经典的五段论,结构明晰;2、标题与论点对应,三个分论点从“温度”、“深度”、“广度”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正是对标题中“态度”的诠释,设置巧妙;3、论证方式多样化,有比较经典的分析论证,也有例证分析结合;4、开篇段内容丰富。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一在于分论点1和2的论证中未直接点明“温度”、“深度”,二在于分论点3论证内容的矛盾,具体详见文中评析。




互动消息